呼伦贝尔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80年代干部高级生活品自理
TUhjnbcbe - 2020/7/1 13:30:00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80年代干部高级生活品自理


法制晚报讯(么心怡)五六十年代减少等级间工资差以利推行工资制近日,中共中央首个*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中央*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正式发布,《纲要》中提到对于领导干部待遇制度的修改完善。主要的改善目标与改善内容就是按照既保证工作生活需要又从严从简的要求,修改完善领导干部住房、办公用房、用车、工作人员配备、医疗、休假休息、交通、安全警卫等方面的*内法规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待遇。其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领导干部的待遇问题*中央就相继出台过相关规定。建国初期,国家对公务员甚至是领导干部待遇的规定就已经很详细了。1955年9月,中国开始实行*衔制,这样***系统的级别就可以作对照,分别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不同待遇。1956年《国务院行*级别工资评定标准》,就非常详尽地将公务人员的月工资分为594元每月到45元每月不等的1到24个级别,并将**系统与*队系统做了对照,国家主席的594元相当于大元帅的工资,接下来是元帅相当于总理的级别,大将相当于副总理级别,上将相当于大行*区副职,中将相当于省部级,少将相当于司厅级,大校相当于副司厅级,就这样类比下去,一直到少尉相当于办事员的级别。不过这种薪金标准很快被打破,因为工资改革刚刚完成后不久,国务院就迅速拟订降薪方案,上报中共中央。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很快发布指示宣布:**高级干部,即行*十级以上干部全面降薪。这个时代其实是“废弃供给制,推行工资制”的时代,所以逐渐减少等级以及等级之间的工资差异,是使领导干部们接受工资制的很好方法。当然除了最基本的工资待遇外,地方上还根据它进行了各种标准的制定。例如上海,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领导干部住房标准划分,并且明文规定:特甲级可享受200公尺以上“大花园精致住宅”;特乙级可享受公尺的“大花园精美住宅”;一级可享受公尺的“大花园精美住宅”;二级可享受公尺的“独立新式住宅精美公寓”;三级可享受公尺的“上等住宅公寓”;四级可分得“半独立式普通住宅中等公寓”;五级分得“公尺的新式里弄住宅”;六级可分得公尺的“有卫生设备的普通里弄住宅”;七级可分得公尺的“无卫生设备的石库门房屋”;八级可分得“老式立柱房屋”;九级以下只能分得“板房简屋”,如此等等。配车方面,也有各个级别的区分,国产的红旗轿车只归部级以上专用,厅局级是俄罗斯产的伏尔加或是上海牌轿车;至于没有个人配车的,或者出差,则可乘公共火车软卧和飞机,但这种配置适用的最低级别限制到县处级。“干部特供”催生“走后门”当时,高级干部的饮食水平按级别不同,被分为两个级别:中灶,小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向中灶、小灶供应食品、副食品,其中有个专门对应名词叫“特供”。特供其实就是对高级干部们特殊提供一些食品、用品等。比如茅台贡酒,它是在1952年9月,周恩来主持的全国首届酒类评选会中脱颖而出的,自此之后便开始了它特供酒的历史。解放初还规定了特供标准,至少是省级部门才有资格获得特供酒。*队将领中,最喜欢喝茅台的是许世友将*,许将*与茅台酒的轶事也不少,他的女儿就有回忆,当时许世友的宴会上,所有参加者必须喝茅台,旁边站有士兵监酒,谁不喝他就哼哼连声,旁边站的卫兵就开始灌酒,于是到他家喝酒成为*队将领最害怕的事情。由于特供的受众群主要是干部,60年代物资短缺,特供商品“走后门”的现象就开始出现。大多是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多占国家分配的物品,或是私心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主要的方式是:1.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有些单位的职工或领导,贪污盗窃国家提供的商品,暗地里参与投机贩卖活动。2.以物易物,互行方便。有的为了个人享受,或是集体方便,例如百货商店将9个脸盆、4双胶鞋等物资卖给山地附近的4户社员,只为了在这块山地获得种地的方便。3.利用职权和工作方便,多吃多占,私分商品。4.人情观点,通风报信。例如合营的百货营业员桂再新卖脸盆,头天晚上通知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第二天30个脸盆全部卖给熟人。鉴于“干部特供”和“走后门”的普遍现象,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对负责干部的特需供应,禁止商品供应“走后门”的指示》,进行反对干部特殊化、商品“走后门”的整顿。七八十年代,干部特殊化已经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当时干部特殊化到什么程度呢?就住房来说,将*多半住小楼,至少两家分一个楼。房间的面积也“不同凡响”,厕所里搁进一个浴缸,只占去一角。有些曾经居住在大院里的老北京回忆说:“住在体委大院的,记得到李三卫他们家头一次看见了白磁浴缸澡盆,他们那灰砖楼是苏联专家帮着盖的,他爸好像是个司长,他们大院里就他们那座楼有澡盆。”除了干部特殊化外,连干部的子女都出现了特殊化的情况,例如在被称为“贵族子弟学校”的中国人民解放**事工程学院(也称为哈*工),大多学生都是被破格送进学校的高级干部子女。1961年初,哈*大的领导对全院干部子弟学员的表现做一次全面调查,最终由*治部综合全院的调查结果,写出一份专题报告。报告称:部分干部子女学员爱听表扬,不愿听批评。周总理看到报告后作了批示:“未经考试就让一些高干子弟入学,造成干部子弟的特殊化,降低了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今后*事系统的高等院校录取新生,一律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不能徇私、特殊、走后门。”鉴于如此状况,国务院决定颁布《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这个文件主要是对高级干部以及亲属待遇问题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一、宿舍:高级干部只能占用一处宿舍,宿舍面积要有限额。且不在规定范围内免房租的,都要按照面积缴纳房租和水电费。二、家具和生活用具:高级生活用具,今后由个人自理,公家备的要由本人低价购买。三、交通工具:部长以上干部,或是符合条件的年老的副部长,每人配备专车一辆。因特殊情况必须用车的,按乘坐里程收费。至于火车与飞机:符合条件的领导因公外出,可乘坐火车包车;部长可乘坐火车软卧包房。除因特殊情况并经中央或国务院批准外,均不得乘坐专机。四、服务人员:一般领导都是配备服务员、炊事员各一人。五、出差、出国和外出休养:高级干部外出视察和检查工作,出国访问,不能携带家属子女和无关人员。外出休养,可携带家属陪同照顾,除有关招待机关负责接待外,不得组织人员迎送;不得举办宴会、专场晚会和其他特殊招待;不得动用公款购送土、特产品;伙食费和粮票按规定标准收缴。六、文化娱乐:原则上不准为个人组织专场电影、戏剧以及其他文娱活动。不得设特座。对领导一律售票。领导家属子女参加时,要同群众一样照章购票。七、不请客送礼: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所获礼品需要一律交公。八、遗属的生活安排:高级干部逝世后,对遗属的安排问题,由民*部制定具体办法,颁发执行。90年代后期,就干部配车来说,数目已经达到350万辆。除了车子的维修保养以及本身耗油等需要的费用外,还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总共每年要耗用约3000亿元,一辆公车一年耗费相当于当地17个农民或是10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水平。除了庞大的支出,购车相互攀比,超标准配车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公车私用现象极其普遍,“三三制”流行,即领导公事用1/3、领导私事用1/3、司机私用1/3。在这种情形下,1994年,颁布了《关于**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并且严禁违反规定进口或购买汽车”。1999年,国办发布《关于调整**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这个通知主要是将车子按照排气量和价钱来进行分配,正副市级干部配备车,标准调整为排气量在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分别在万元间;各区、县和市属各部、委、办、局及其他**机关使用的公务用车,标准调整为排气量在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目前采用的也是这种标准的配车。1998年房改中,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对于干部的住房待遇,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2001年发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面积核定及未达标、超标处理办法》,确定了各职级领导干部的购房补贴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科级以下60平方米;正副科级70平方米;副处级80平方米;正处级90平方米;副司局级105平方米;正司局级120平方米;正部级220平方米,副部级190平方米。参考文献【1】杨奎松:《五十年代领导干部的工资住房轿车待遇》【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滕叙兖:《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工高干子女传记》【4】陈冬雪:《浅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商品“走后门”运动中的几个问题》,《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本版文/么心怡制图/周建文


(来源:法制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年代干部高级生活品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