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呼伦贝尔青年学生寻访国家的孩子
TUhjnbcbe - 2025/4/11 3:34: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石佳)近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团日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鄂温克族自治旗锡泥河东苏木,寻访“国家的孩子”——敖德巴拉。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于健见到敖德巴拉老人时,他身着蒙古袍,颧骨上红血丝清晰可见,用一口纯正的鄂温克语和不大熟练的汉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寻访“国家的孩子”敖德巴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内蒙古自治区接收了多名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孤儿,牧民亲切地称他们是“国家的孩子”。敖德巴拉是其中之一,“我幸运地被高日根夫妇收养长大。”

敖德巴拉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患病经历,“我5岁时,得了骨结核,医院都建议截肢,但是我爸妈都不同意,他们说那可是国家的孩子,还这么小,以后还要有好多有意义的事要做。”

敖德巴拉原是鄂温克旗东苏木计划生育助理员,她走家入户、摸底调查,深入了解每户家庭育龄妇女的情况,这份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全苏木的育龄妇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因工作突出,敖德巴拉曾多次荣获先进模范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活动最后,敖德巴拉用蒙语给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送上寄语,“你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工作,做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的人。”

看着敖德巴拉老人胸前戴着的荣誉奖章,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纷纷表示,要时刻将榜样精神挂心间,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伦贝尔青年学生寻访国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