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之战
这只是一场局部的小战争,但是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不亚于一次大战——朱可夫
年8月11日,我们一行参观了陈巴尔虎旗诺门罕战役遗址和陈列馆。
我们参观诺门罕战役遗址和博物馆
遗址大门
诺门罕地处内蒙与外蒙交界处,蒙古语意为“高贵的汗”。南接锡林郭勒、东望兴安岭、地处蒙古高原通向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隘,归属呼伦贝尔衙门管辖。年,蒙古宣布独立之后,诺门罕成为划分内蒙和外蒙的边界线。诺门罕战役,日本称“诺门坎事件”、苏蒙称“哈拉哈河战”役,日本关东*及大本营早就有构建包括满蒙和西北利亚在内的东北亚共荣圈的野心,想趁苏联大清洗苏*削弱的时候,呼应德意法西斯,开辟第二战场,关东*想借此试探一下苏*的实力,于是就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战事于年5月11日开打。到9月9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向苏联提出诺门坎停战要求结束战事。
战况实录
诺门罕战役历时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余门,飞机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这场战役以日本惨败而告终。苏*指挥官朱可夫自此声名鹊起,并被最高统帅斯大林授予苏联英雄勋章。而日*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因此败饱受指责,在战役结束一年后郁郁而终。诺门坎战役也被认为是苏联强大工业实力对日本侵略*的一次吊打。
诺门罕战役取得胜利以后,斯大林问朱可夫对这场战争的评价,他回答说:“对于侵略成性的国家,侵略成性的*队,不打怕他,就将会面对应付不尽的挑战。”
此一战挫败了日本*部的狂妄野心,苏联因此避免了东西两线开战的窘境。
战场一角
今天我们听听朱可夫的话,是不是有些振聋发聩。联想到当前青藏高原雪域中印边境的对峙。中国今天的处境,比当年的苏联东对日满,西对德意要更为险恶。眼看美国拼凑的“亚洲版北约”美日印澳同盟已经初步成型,对于印度这样“侵略成性的国家,侵略成性的*队”,我们不能表现出忍让和软弱,必须用毛爷爷的办法,“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来”。要利用暂时的不对称优势,狠狠地教训印度,打痛打服他,然后才能集中全力击破西太平洋上的围攻。
在如今的诺门罕战场遗址上,只剩下了3架三式自走炮和九七式中型战车,还有苏联的SM—型中坦。
我们在大炮上观摩研究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在地上躺着的坦克炮弹头,上面写着浦冈兵场造,显然就是日*留下的东西了。
整场诺门罕战争所覆盖的地理面积特别大,往北甚至延伸到哈拉哈河流域,但是在中国境内的战场约有平方千米。在参观过程中,还看见了苏式的T12型古董坦克,即使当时它的表现也很垃圾,因为这是苏联的第一款坦克,而苏联的坦克是白手起家。不过,比起苏联,日本的坦克在当时也不行,毕竟本子抽出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研发海*舰艇,因此就造成了二战时日本海*数一数二,陆*在地面上被苏联猛捶的窘境。
战场遗址上的苏式坦克
诺门罕战役发生的时期对于苏联来说很不利,就在大清洗之后不久,许多高级将领都被清洗掉了。而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救了苏联一命,因为在诺门罕战争结束后不久,二战爆发了,而因为这次战役名气大涨的苏联将*朱可夫将在库尔斯克,列宁格勒战役中拯救了苏联。说起朱可夫,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故事了
我在研究这个大铁家伙
年12月1日,朱可夫出生。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衔,是苏德战争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朱可夫的父亲是鞋匠,母亲则在农村干活,一家四口住的的屋子很狭窄,他们自嘲说挤死总比饿死强。小学毕业后,父亲便带他到莫斯科去学手艺。他在舅舅皮利欣的毛皮作坊里当学徒。工作很累,但他坚持自学,夜间凑近厕所里的暗淡的电灯做功课。年他参加市立中学全部课程考试,取得合格的成绩。年苏联红*扩张,于是朱可夫应征入伍当了兵。在*队里,他表现出了惊人的求知欲和兢兢业业的精神,赢得了众多表彰。
我在操作大炮
在年,斯大林特别欣赏朱可夫在战争中体现出的指挥天赋,于是提升他为元帅。斯大林曾授予他金星奖章——这是造价最昂贵的胜利勋章,他还得过最好看的卫国英雄将领一级勋章等等荣誉,是闻名世界、战功卓著的*事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