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和江苏两省面积总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人口多万。
呼伦贝尔的区位与地形
呼伦贝尔的西部是草原,中部是大兴安岭,东部是平原和兴安岭的过渡地带。因而,呼伦贝尔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猎文化和平原农耕文化。草原上的蒙古族主要过着游牧的生活,大兴安岭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在建国之后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产品,而东部主要是以农业生活为主。
呼伦贝尔的草原、森林与平原
草原游牧文化
草原游牧文化是逐水草而居,牧民住着蒙古包,吃着牛羊肉,哪里的水草丰美就迁徙到哪里。在蒙古族生产的过程当中,没有产生一些垃圾、废物,非常环保。而我们想找几十年前蒙古生活的遗迹也难以找到,他们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的成吉思汗,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出生于年。他和他的子孙们,以不到一百万的蒙古人统治了4千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征服了世界。森林狩猎文化
三百年多年前,一支赶着驯鹿群的鄂温克人告别西伯利亚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辗转迁徙来到中国的东北边疆,在这山高林密、岭秀水清的特殊地理环境中,鄂温克猎民饲养着在中国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驯鹿,信奉着古老的宗教——萨满教,在与各兄弟民族广泛的接触,频繁交往中,创造和发展了我国又一种文化——驯鹿文化,成为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驯鹿是种带有童话色彩的动物,圣诞老人就是乘坐驯鹿拉的雪橇去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送礼物。这种林中精灵神秘而优雅,以白色和褐色为主,无论雄雌,头上都长着华丽的鹿角,它们的腿长有力,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是鄂温克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被称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的临时住屋,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仙人柱”,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若干桦木杆或柳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
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里有位女酋长,深得族人的爱戴。她是茅盾文学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主人公,更被尊称为驯鹿守望者、山林母亲——她叫玛丽亚·索(年-),是中国最后一个部落酋长。从年开始,鄂温克人陆续从大山中迁出,搬进*府所建的定居点。但老酋长舍不得大山和驯鹿,她说,山下的房子是特别好,但驯鹿住的地方不好,她还是不想下山。
平原农耕文化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之一。年,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达.6万吨(全国万吨),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的80%以上。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将达万亩。
扎兰屯市、阿荣旗、鄂伦春旗、莫力达瓦旗地处松嫩平原过渡带,非常适合大豆生长。
中东铁路与呼伦贝尔
沙皇俄国一直把吞并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它的既定国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即开始酝酿建设一条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把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其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在一起。
西伯利亚大铁路
清朝光绪二十二年(公元年),清*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同年12月,俄国将铁路定名“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的反对。李鸿章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若名为‘满洲铁路’,即须取消允给之应需地亩权”。因此正式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又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
年8月东清铁路破土动工,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由六处同时开始相向施工。
中东铁路线路图
年11月3日,哈尔滨至满洲里间全线竣工。
原中东铁路沿线共设站舍33个,如今多数俄式站舍因各种原因被拆除。
(请上下滑动图片)
满洲里
Маньчжу?рия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年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满洲里”。年4月,中东铁路的第一座车站建成,站名为满洲站,原站舍已拆除。
满洲里车站
满洲里口岸换装场,由俄罗斯驶进的货列都要在这里换装。中国铁轨是标准铁轨,轨距毫米,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采用的是毫米轨距。
民国初期满洲里博士街(今中苏大街)
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完成万吨,口岸进出境人员达到万人次。改革开放走过40年,口岸城市满洲里市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变迁之后,由一座不起眼的边境小城蜕变成“东亚之窗”,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
今日满洲里
海拉尔
Xайлар
海拉尔是一座草原上的城市。清初,游牧于呼伦贝尔诸部于天聪至崇德年间先后归清,清朝即抚有呼伦贝尔全境,直属清理藩院。清康熙二十二年(年),归黑龙江将*辖此地。清末,民间以呼伦贝尔城在海拉尔河附近,故亦称之为海拉尔城。年中东铁路建设初期,常住人口很少。到了光绪三十三年(年),这里才有团体人群,不过是中东铁路的一个办事机构在这里,人口也不过数百人。如今,这里已经是草原上的一个重要城市,年盟改市,这里变成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面积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万,加上流动人口近50万,在辽阔广袤的大草原上,这是一个颇有规模的大城市。
清末海拉尔南城门
年的海拉尔
今日海拉尔
哈克镇
扎罗木得
牙克石
Якши
牙克石站前中东铁路木制水塔淹没于一片棚户房内。蒸汽机车时代,机车牵引力的动力来源主要依靠煤炭燃烧加热水产生的蒸汽,所以铁路沿线设置很多的水塔,用来给机车加水,同时满足站区生产、生活需要。
自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为国家提供了1.7亿立方米木材和大量林产品,直接上缴利税费多亿元。
免渡河东正教教堂
兴安岭
Хинган-Ридж
兴安岭隧道是东清铁路的咽喉工程,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境内,全长.2米,是由一位俄国女工程师设计的。这条隧道始凿于年,年凿通后,东清铁路全线通车。沙皇尼古拉二世参加了东清铁路总公司在圣彼得堡举行的通车庆典。
该隧道修建的劳动力、工程技术人员为俄人,苦力多雇佣中国人。其中“砌石”为最重要、最大量的施工工程。当时俄国国内石匠缺乏,就地雇佣又很困难,故从意大利招募名技术比较熟练的石匠,由沙俄工程师加彼伦督导施工。一年后,因劳动条件低劣,生活环境艰苦,意大利石匠相继弃工返回本国,最后只剩名。
兴安岭原有的线路由于单线影响运力,在年9月29日废弃改走新线,运营了年的兴安岭螺旋展线,于当日8时56分K次游客列车回旋通事后将成为永世汗青,螺旋展线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沙力隧道及复线全线建成通车。
兴安岭螺旋展线
博克图
боксер
博克图为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它沉静在大兴安岭主脊东坡脚下,扼守着松嫩平原进入蒙古高原东部呼伦贝尔草原的要冲,连结着我国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三大地理单元,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处。年清康熙大帝于这里设驿站,站名博延霍托,是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龙海路”十驿的中段。
沦陷时期的博克图车站
年中东铁路于此地设博克图站。特别是由此向西直接进入当时中东铁路的咽喉——大兴安岭隧道,大兴安岭隧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此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庚子之难时抵御沙俄*队的雅克岭之战、还是中东路之战、海满抗战,发生在这里的战事都对整个战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百年段长办公室
扎兰屯
Чжаланьтунь
扎兰屯站,是中东铁路西线一处重要的中间站。地处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结合地带,是中东铁路通过大兴安岭隧道向南进入松辽平原的第一大站。中东铁路上层管理人员把这里辟为避暑疗养的胜地,在这里相继修建了吊桥、中东铁路俱乐部、中东铁路秋林公司、避暑旅馆、沙俄铁路小学、中东铁路职工住宅、铁路职工卫生分所等一大批建筑,至今仍保留有当年建设的遗址遗物,已成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的扎兰屯
今日扎兰屯
王发起
呼伦贝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