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
多情草原,美丽天堂
隆*旅游文化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
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
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
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top1
呼伦贝尔大草原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个风光优美
景色宜人的地方
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
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
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
这里被人们盛赞为
“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最佳游玩季节:6-9月份
(7-8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
top2
满洲里套娃广场
套娃广场又叫套娃景区
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国唯一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形象为主题的
大型综合旅游度假景区
是以满洲里和俄罗斯相结合的
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理念
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
大型俄罗斯特色风情园
景区由主题园区、主题娱乐、主题酒店三部分组成
门票价格:成人元/元(含大马戏)
top3
满洲里国门景区
绿草如茵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碧波荡漾的呼伦湖
巍峨耸立的国门
热情奔放的蒙古风情
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
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
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
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
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的优美画面
令无数海内外游人心驰神往
门票价格:70元/人
top4
呼伦湖
呼伦湖又名呼伦池
同达赉湖、达赉诺尔湖和贝尔湖
互为姊妹湖
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
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
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肾”之称
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
对维系呼伦贝尔大草原生物多样性
和丰富动植物资源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门票价格:20元/人
top5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境内原始林地约万亩
草原40万亩,耕地20万亩
林草覆盖率达80%以上
居民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始终保持着
原始的俄罗斯民俗风情
居住俄式木刻楞
固守俄罗斯族的饮食习惯和节庆时令
门票价格:免费
top6
额尔古纳湿地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
面积较大的湿地
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
整个湿地都十分美丽
一派平和自然
马蹄岛等景观更是震撼人心
四时之景不同
可供游人观赏
门票价格:淡季20元/人;旺季65元/人
top7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
景区建有原始部落
驯鹿文化博物馆
桦树皮文化博物馆
列巴博物馆
森林文化研究所
圣诞老人小屋
猎民家庭游
冰雪酒店
是一个以敖鲁古雅鄂温克
原生态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
长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
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
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门票价格:60元/人;博物馆20元/人
top8
莫尔格勒河+金帐汗
莫尔格勒河以“曲”闻名于天下
它一路上辗转翻折
这段向东流,那段向西流
一会儿向南流,一会儿又向北流
如果将弯弯曲曲的河道加起来
竟有上千公里
游览莫尔格勒河
犹如身处迷宫
弯弯绕绕,曲曲折折
使人很难明白它究竟是向哪个方向流淌
门票价格:20元/人
top9
临江屯
临江屯是我国北部边陲的的一处俄罗斯后裔聚居地
木刻楞是俄罗斯族典型民居
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
非常规范和整齐
地基都是石头的,且要灌上水泥
然后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低层
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二层压第一层
通常用木楔,先把木头钻个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建木刻楞的传统方法要垫苔藓
冬天零下30℃-40℃
有苔藓压在底下,不透风,冬暖夏凉
比较讲究的俄罗斯人爱在房屋前面
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
当地人称为门斗,起防风作用
房屋建好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漆,保持原木本色
也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一般以蓝、绿色居多
门票价格:免费
top10
白桦林景区
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
洁白的树干仿佛继承下了欧洲的血统
枝干上的稀疏黑色仿佛从天空落下的黑色雨点
风干在枝干上
白桦树的用处十分广泛
桦皮可以做屋顶防雨材料,又可以引火
是制作桦皮画、桦皮饰品上好原料
树干可以做建筑材料
还可以榨营养丰富的桦汁饮料
白桦被誉为“纯情树”的白桦树婀娜多姿
笔挺的枝干仿佛深入天空
门票价格:55元/人(观光车15元/人)
呼伦贝尔市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
10万平方公里草原
2万平方公里湿地、多个湖泊、多条河流
构成了中国规模最大
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唯一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
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年7月9日入选国家森林城市
年12月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年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隆*旅游文化
天堂草原,呼伦贝尔
在最美的夏天,等待您的到来!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文章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及图片推送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