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上面蓝字“掌上巴彦淖尔”直接
众所周知,儿童由于本身免疫力低下,是易患病人群。然而自治区质监部门对呼和浩特地区15家企业15个批次产品进行的风险监测却发现,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6.7%。而本次风险监测,选择的都是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指标,即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纤维成分含量。检测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纤维含量和儿童服装安全类标注不规范,甲醛含量超标。
自治区工商局对流通领域儿童服装的抽检发现的问题更为严重,年上半年,自治区工商部门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的商场、超市抽取了80批次儿童服装样品,重点检测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酸碱汗渍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产品标识等项目。经检测,80个批次的样品有46个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仅为42.5%,质量状况令人担忧。
自治区工商局副局长杨林介绍,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纤维含量、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产品使用说明等问题。纤维含量是决定面料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起着引导消费者购买的重要作用,甲醛对皮肤和眼睛黏膜有强烈刺激,通过人体皮肤和呼吸道对人体产生危害,色牢度不合格,会导致穿着过程中染料脱落,转移到皮肤上而伤害人体或沾染浅色衣服,影响儿童健康和服装美观。
此外,自治区工商局还对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的流通领域商场、超市、玩具店、文具店抽取了84批次儿童玩具、12批次文具样品,儿童玩具重点检测机械和物理性能、燃烧性能、可溶性重金属、邻苯等指标,文具重点检测可溶性重金属指标。经检测,儿童玩具样品中有70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3.3%。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机械和物理性能、可预见合理滥用、可触及锐利尖端等问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危害,文具样品全部合格。
抽检蚕丝被半数不合格
自治区工商局年上半年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流通领域商场、专业市场抽取了50批次蚕丝被样品,重点检测使用说明、纤维成分、耐水色牢度、耐酸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甲醛、PH值、填充物质量偏差率8个项目。经检测,样品中有25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50%。
杨林介绍,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纤维成分、使用说明、填充物质量偏差率、PH值等问题。纤维含量不符合标注含量导致商品质量、价值不符,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填充物质量偏差决定蚕丝被中蚕丝填充重量,直接影响蚕丝被售价。PH值超标的蚕丝被会导致人体皮肤表层天然屏障遭到破坏,人体本身中性偏酸性的皮肤受到刺激后容易引起疾病。
同样存在问题的还有皮鞋,自治区工商局年上半年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的商场、专卖店抽取了批次样品,重点检测帮底剥离强度、外底耐磨性能、耐折性能、勾心抗弯刚度、勾心硬度、标志外观6项指标。经检测,样品中有43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为43%。
杨林说,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帮底剥离强度、耐折性能、勾心硬度、勾心抗弯刚度等问题。帮底剥离强度是表示鞋帮和外底粘合牢度的主要指标,不合格皮鞋穿着时极易出现开口与裂胶等问题。耐折性能直接决定皮鞋的“寿命”。勾心硬度和抗弯强度不合格会造成皮鞋整体变形,严重时甚至崴脚、摔倒,在女高跟鞋上的隐患更为突出。
石油气掺混二甲醚安全隐患大
据自治区质监部门通报,在年上半年进行的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中,共抽查液化石油气经销企业家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批次,批次合格率为76.4%。检验项目有主要烃类组分、C5及C5以上组分、二甲醚含量三项指标,其中不合格项目主要有二甲醚及主要烃类组分含量,二甲醚含量最高达66.1%。本次抽查结果显示,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含量超过10%的有18家,占抽查总数的13.8%,超过30%的有10家,占7.6%,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最高含量达66.1%,上述情况说明人为掺混二甲醚现象严重。自治区工商部门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乌兰察布市的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的抽样检查佐证了这一说法,检查发现41个批次液化石油气样品中有9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二甲醚超标问题。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巡视员高英杰表示,液化石油气中人为掺混二甲醚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较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经销商直接将二甲醚掺入液化气中并充装于液化气瓶中,以牟取暴利。装有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会对气瓶的胶圈产生腐蚀,最终导致气体泄漏,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事故,此外二甲醚热值只有液化气的60%左右,添加二甲醚的液化气也将大大降低热值,损害消费者利益。
高英杰介绍,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产品制假售假和各种违法行为,对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及用户、消费者反应较多的产品,扩大抽查覆盖面。认真进行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监督企业对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限期复查。加大质量诚信宣传力度,在全区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对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黑名单”等质量失信惩戒机制。现案源进行快速检测,为执法办案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畅通系统,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投诉举报办结率和社会满意度。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责任观,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各项制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白酒熟肉问题多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彭万臻表示,年上半年我区共完成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计划抽样批次,完成检验批次,抽验合格率为95.31%,居全国中上游水平。
彭万臻介绍,从食品抽检情况看,问题主要集中在白酒、瓶(桶)装饮用水、熟肉制品、焙烤食品、食用冰等。酒类产品酒精度存在标识度与实测值不一致的问题。其原因:首先,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其次,产品的密封性不好导致酒精挥发,出现不合格;再次,一些小型的白酒制造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故意标高酒精度,以提高销售价格,欺骗消费者。
瓶(桶)装饮用水存在电导率不合格的问题。原因主要是企业在生产饮用纯净水的过程中过滤、反渗透等设备简陋或者失效使水质达不到纯化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过滤、反渗透不彻底,没有将杂质有效排除。
而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则是因为企业环境卫生和工厂卫生不达标,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和过滤装置等相对比较落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操作不当导致的桶装水瓶盖封口不严密,企业对产品出厂检验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熟肉制品、焙烤食品、食用冰等存在卫生指标不合格的问题,原因在于加工过程中,空气和周边环境不合格,盛装器皿清洗消*不彻底,造成污染。包装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对食品造成污染,包装材料不卫生,造成二次污染,贮存运输条件不卫生、贮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等原因也是造成卫生指标不合格的原因。
检出入境不合格货物16批
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新介绍,年上半年,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检出不合格货物89批、万美元。
其中检出不合格出境货物73批、49万美元,同比批次增长.2%、货值增长12.8%。主要产品是水果蔬菜、粮食制品,不合格原因有无中文标识、品质缺陷、杂质超标等。
针对无中文标识的不合格产品,责令企业返工整理,合格后准予出境;针对品质缺陷、杂质超标的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境。检出入境不合格货物16批、万美元,同比批次下降11.1%、货值增长较大。不合格货物主要有洗净毛、煤炭等。不合格原因主要有:与合同不符、货证不符等。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及时做出退货处理。
农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
自治区农牧业厅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王坚表示,年上半年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研判应该是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王坚介绍,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农牧业厅对农、畜、水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了一次例行抽检,抽检的品种为蔬菜、畜禽和水产品,其中蔬菜覆盖了12个盟市的30个旗县、59个生产基地、监测52种农药残留,抽检样品份,抽检合格率为96.35%。畜产品抽检覆盖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6个盟市24个生产、加工、屠宰和销售企业,检测项目为“瘦肉精”和磺胺、沙星类兽药残留,抽检样品批次,抽检合格率为%。水产品抽检覆盖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6个盟市的28个无公害养殖基地,检测项目为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抽取样品68个批次,抽检合格率为%。
日用品质量成投诉热点
去眼镜店配眼镜,却发现新眼镜戴上以后眼睛非常累;去买插座,插座无故在家中自燃……据自治区质监局统计,今年上半年,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共接听电话件,其中:咨询件,产品质量投诉举报件,其中投诉民生计量件、特种设备件、汽车三包件、其他44件。投诉内容显示,日用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存在于老百姓身边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自治区质监局对家眼镜店进行验光配镜用计量器具检查,共查处计量违法案件9起。一些验光配镜用计量器具柱镜轴位偏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光学中心水平差。使用这样的计量设备,将造成数据偏差大,致使制镜过程中数据不准确,且存在问题的定配眼镜产品企业,使用的镜架、镜片质量也很差。由于定配眼镜产品企业属于眼镜二次加工企业,部分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没有资质,技术水平低也是造成合格率低的原因。这些不合格眼镜会引起佩戴者视觉疲劳,长期下去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在对呼和浩特地区家用插座的风险监测中,工作人员发现,监测的34家大小经销店的家用插座样品56批次中,合格率仅为54.4%,主要不合格项目是“耐热测试”和“转换器的插孔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