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有一个ldquo神
TUhjnbcbe - 2020/12/25 15:31:00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她们

斩获各类奖学金

拿奖拿到手软

她们

参加各项科研项目竞赛活动

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学习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她们

就是呼伦贝尔学院

文学院的一个神仙宿舍

王敏

她来自呼和浩特市,是个“技术宅”,深藏各样的电脑技能,曾获得金刺猬国家大学生话剧节优秀奖、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制约基础教育诵读教学目标实现的症结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之一。

课业的紧张也需要适当的身心放松,玩游戏、看小说是她为数不多的“咸鱼”爱好,游戏的竞技感使得她在枯燥的学习中发现乐趣,广博的阅读大大拓展了王敏的视野。此外,学生组织和社会实践是她大学生活的甜味剂和调节剂。

林惠

她是四川人,“小四川”是对她温暖的别称。她做事坚持不懈,能带给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她曾获“三好学生”的称号,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二等奖学金。

她喜欢从现实出发理解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体会专业知识,林惠常常选择把自己代入书本、模拟人生,设想自己遇到专业问题后该如何解决,以这样的方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张磊

她来自乌兰察布市,是个内心细腻,温柔安静的姑娘。她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她热爱阅读,因此她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书卷气。

“在自己有兴趣和有时间的情况下,不同的活动我都会去试试”“多尝试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是张磊大学的真实写照。

胡静

胡静是通辽人,处变不惊是她的标签。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她都是一副从容的模样。她是室友心中的点子王,总能给室友们非常可靠的建议和帮助。胡静工作能力也很强,办活动、搞策划......她都得心应手,曾担任班级团支书、曾任大学生*员先锋站办公室主任、曾任呼伦贝尔学院向日葵社团社长。获得3次二等奖学金,更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FLASH大赛特等奖。

她有着规律的作息,每天十一点半之前就会上床睡觉。会在备忘录里列出近期要做的事情。她不求做多,但求做精,专注与踏实让她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崔新娜

她来自乌兰察布市,是宿舍的纪律担当。她自律稳重,是该宿舍的“镇寝之宝”。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曾任呼伦贝尔学院向日葵社团秘书部部长。在她的带领下,宿舍连续三年都荣获“金星宿舍”,她也是“最美宿舍长”。曾获得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1次二等奖学金、“学习强国学习强我”学习达人三等奖,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制约基础教育诵读教学目标实现的症结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之一。

李冬晓

来自河北省的她是宿舍的“开心果”,曾获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她说:“有时晚上11点多写报告,看着对面的舍友,虽然辛苦,但这样才觉得大学时光没有虚度。”

从班级工作到社团活动,从科技竞赛到社会调研,坚持热爱、勇于尝试是她们前进的信念;乘风破浪、敢闯敢创是她们在呼伦贝尔学院唱响的青春之歌。

从大一开始,宿舍六人的“步调”就非常一致:选择一样的课程,每天早上一起起床,一起上早课,一起坐在教室的前排认真听讲。

大一,是一个试错的时期。对于初入大学的她们,任何事都能让她们倍感新鲜。任何活动她们都乐于尝试,敢于尝试。

大二,步入正轨。大一的跌跌撞撞给她们许多教训,但同时她们也收获了许多经验。大家开始一起相互监督,一起学习,一起考证,然后一起拿奖学金。大二的她们意气风发。

大三,稳扎稳打。泡图书馆的约定已经形成,夜聊的内容也由八卦趣闻变为知识问答。大三的她们厚积薄发。

大四,是最后的冲刺阶段。泡图书馆已经成为她们的日常,有人在努力考研,有人埋头于备考公务员,也有人在为创业打拼……大四的她们为梦发光。

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让六个人受益良多。她们养成了考试前互相查缺补漏的习惯,“大家提到某一个知识点,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们都会抓紧翻开书再看一眼”。六个人经常自觉复习,互相押题。

六个人在一块儿总是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一些优点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李冬晓说:“集体生活让独生子女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室友的影响下,彼此学习更加努力了,会不自觉向她们看齐。”

室友亦是家人,包容温暖大家

她们来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但她们愿意为了彼此遵守室规。

宿舍的每个人都有着“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与这样默契又有趣的室友相处自然舒服愉快。

当寝室有人小憩时或睡觉时,她们会不约而同地放低声音,尽可能为室友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她们也常常夜聊,放下一身的疲惫,你一句我一句,聊着白天的趣闻或者为彼此加油打气。

她们说:“宿舍就是我们第二个家。我们甚至约定好毕业后要以每人的家乡为旅游路线,来一场说走就走、体会别样风景的旅游。”

宿舍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是我们躲避风雨的港湾

是我们身心休憩的小窝

是我们获得自由的地方

每一个宿舍都有不一样的故事

留言和我们分享

你的宿舍故事吧!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有一个ldquo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