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呼伦贝尔金色树林寻找驯鹿
TUhjnbcbe - 2021/1/19 13:38:00
动笔写这篇游记这天,我读完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一本描述大兴安岭地区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生存变迁的小说。旅行中我的感受生发得迟缓,也许是北方的寒冷将它固住了,所见所闻只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毕竟在冻土,需要漫长时间才能发芽。现在,书页中的草木气息唤醒了它。我一眼被这个沧桑开头吸引住:「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书中描述的这支鄂温克,是现存鄂温克中最稀少的一支,祖先是擅长狩猎和使鹿的雅库特人,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勒拿河上游的泰加林中。建国以后,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定居迁徙,目前绝大多数人生活在根河的敖鲁古雅乡。这次有幸探访敖鲁古雅的一处鄂温克猎民点,亲眼见到他们居住的希楞柱,驯鹿群,与鄂温克人实际接触后再读本书,代入感强烈许多。是以为记,我的呼伦贝尔之旅。

海拉尔

夜晚与晨曦的呼伦贝尔古城呼伦贝尔市属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海拉尔在蒙语中意为“野韭菜”,是呼伦贝尔市的首府,地处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与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边缘的接合地带,是呼伦贝尔市*治、交通和文化中心。海拉尔的清晨,以小锅奶茶开启。在锅中翻炒粟米和牛肉干,随后倒入飘着奶皮子的奶茶,口味清淡。

白桦林景区

白桦树的树根可以长出多个枝干,通常为4-5根,像向上张开的手掌。我们在林区腹地找到一棵“十全十美”的老树。树皮中钻出半只虫,已经被冻僵了。鄂温克人的传统房屋是像伞一样的希楞柱,又称撮罗子。二三十根落叶松杆剥了皮,将一头削尖了,朝向天空汇聚在一起,另一端戳着地,均匀地散布开来,外面苫上挡风御寒的围子,希楞柱就建成了。早期鄂温克人用桦皮和兽皮做围子,现在改用帆布和毛毡。《额尔古纳河右岸》有这样的描述:「我喜欢住在希楞柱里,它的尖顶处有一个小孔,自然而然成了火塘排烟的通道。我常在夜晚透过这个小孔看星星。从这里看到的星星只有不多的几颗,但它们异常明亮,就像是擎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似的。」白桦林中围了一块驯鹿园,游人可购买喂食它们最喜爱的苔藓。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恩和不大,仅有一条并不太宽阔的十字街,这里的俄罗斯族相当集中,民族特征也格外突出。街道两边几乎是清一色的俄式“木刻楞”房子,几乎所有居民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家庭旅店,俄式餐馆,旅游纪念品店比比皆是。俄罗斯族大叔拉着动听的手风琴曲,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木刻楞是典型的俄式民居,宽大结实。这种民居采用原木交错叠建,木层中间垫苔藓御寒,每户都有用木栅栏围成的院子,院里种植花草。俄罗斯族大妈教我们做列巴,烤制一晚,第二天的早餐就是它啦。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莫尔道嘎是个曾因伐木业而兴起的小镇,如今平静地藏在森林深处,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3.3%,是中国面积最大、位置最北、寒温带森林生态多样性最完整的国家森林公园。爬上龙山公园山顶观景台,可以俯瞰大兴安岭。来到这里之前,可能无法想象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它就像一道分水岭,东边是松花江嫩江平原,肥沃的黑土地,有名的粮仓;西边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的意思是山脉。没有特别高耸的山峰,而是起伏舒缓的山峦,它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也阻挡了太平洋的水汽,造就了今天的粮仓和草原。山顶成吉思汗像,绑着蓝色哈达兴安落叶松的松果,像一朵绽放的木质玫瑰也许是我们的路线太小众了,一路都没有碰到大批游客。小火车在莫尔道嘎国家森林里周游一圈,鲜艳的红色火车头,古典式车厢,随着一声鸣笛,蜿蜒穿行于苍茫的原始世界,仿佛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森林主要由松木和樟木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兴安落叶松生长极慢,由于气候寒冷,每年生长周期仅天左右,年轮宽度不到1mm,数十年树龄仅有碗口粗细。走入林间栈道,大地铺着绵密松针,偶尔听到啄木鸟有节奏地敲击树干,再一看却飞走了。

额尔古纳河

公元16世纪末,俄罗斯南侵,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匆忙于年同俄罗斯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割地求和,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罗斯,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我们登高眺望额尔古纳河,河面宽阔平静,我们这边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界碑,对岸是俄罗斯村庄。沿额尔古纳河行驶时手机要开成飞行模式,否则健康码变色,识别成出境可就麻烦大了=。=

额尔古纳湿地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我是个慢热的人,旅行第五天才找到状态,在湿地的壮美景色前生出一种“跨越千山万水,就是为了看你一眼”的感动。赶上落日的尾巴,耶额尔古纳湿地是我的最爱。站在观景台俯瞰整片湿地,近处是河流和森林,远处是草原,零星散落着牛羊,再远处是连绵的群山,夕阳下笼罩着温柔的金色光泽。

景区的高倍望远镜能看到河流里的水鸟正在划水,拖拽出长长的水痕。太阳余晖仅在山谷间短暂停留,很快便冷了。

我坐在游客中心的观景走廊,听背景音放鸿雁和乌兰巴托的夜,一时沉浸其中,只有身处辽阔的风景之中,才能听出这歌的况味吧。额尔古纳的特色吃食是桦树汁,还有叫人尝了就忘不了的铁山冰淇淋和枕头蛋糕。小城最豪华的酒店外观是俄罗斯式教堂的彩色洋葱顶。这里遇到的司机师傅都很佛系。有次打车去吃冰淇淋,六块钱起步价就到了,买完还把我们送回原处。回来半道上师傅看到个要去澡堂的熟人,索性捎上一程,放下我们后两人继续有说有笑地开走了,自在。

敖鲁古雅

到敖鲁古雅探访鄂温克猎民点那天正是十月一日,男主人正在削减木头制作一根升旗杆。他们在林地边缘支起几个撮罗子,拥有二十只左右的驯鹿和三四条狗,其中最漂亮的那只雄鹿身型魁梧,长着漂亮的鹿角。这家鄂温克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出售驯鹿制品,我们买了一个新鲜烤制的鹿奶列巴面包,松软香甜,还喝到一杯树枝味道的草木茶。驯鹿爱吃的苔藓只生长在没有污染的环境里,需要到很远的林子中采,其余时间也吃豆饼。林间啁啾的蓝色小鸟《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一再表达鄂温克人对驯鹿的感情:「我从没见过哪种动物像驯鹿这样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他们虽然个头儿大,但非常灵活。负载着很重的东西穿山林,越沼泽,对它们来说是那么的轻松。行猎时,它们是猎人的好帮手,只要你把打到的猎物放到它身上,它就会独自把它们安全地运到营地。搬迁时,它们不仅负载着我们吃的和用的东西,妇女、孩子和年老体弱的人还要骑乘它,而它却不需要人过多的照应。它们吃东西很爱惜,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行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的,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无损的样子,该绿还是绿的。它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那树依然枝叶茂盛。」

鄂温克女人呼喊驯鹿回栏:开饭啦!

向导告诉我们,鄂温克人习惯了跟随驯鹿的足迹跋涉山林,他们并不适应定居后的城市生活,很多人染上了酗酒习惯。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我想我能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孤独。在保护和消失并存的过程中,鄂温克族的精神世界被分成了两半,一半随老一辈留在了山上,另一半则淹没在森林外的现代世界。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曾说:“我出生的地方在彼什德莱河畔,在很长一段时间,森林、驯鹿和打猎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老了,要长眠在这里,与山水树木和驯鹿在一起。”返回海拉尔,我们前往创业园制作太阳花。鄂温克族对太阳有着特殊的崇拜,他们的神话中太阳是一位叫做乌娜吉的女子,当她看到生灵在阴冷森林中艰难度日,便心生怜悯,每天都把光明和温暖带给生活在密林深处的鄂温克人,这份崇拜经由兽皮,棕毛与珠线,再经由一双灵巧的手变成了传承千年的太阳花。创业园的鄂温克大姐(图左)爽朗热情,有着同鄂温克娃娃一样的标志性高颧骨。室内摆满了荣誉,“呼伦贝尔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自治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照得小屋蓬荜生辉。女孩也许无法扛起猎枪,但拿起兽皮与针线,同样拥有不可忽视的力量。Fightlikeagirl,真是好样的。

莫拐农场

最后一站是莫拐农场。农场主盛叔来接我们,一人发一件*大衣抗风,坐在敞篷皮卡后面全景式观赏草原风光。农场紧邻一块湿地,满地兔子和溜达鸡,牛和羊群在远处放牧,鼻腔里是羊粪和青草味道混合的湿润空气。盛叔家的兔子是放养的,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只。兔子在农场附近的草地打洞,夏季一窝接一窝地繁殖,最近却被猫头鹰叼走好几窝。我们尝试逮一只,可兔子实在太矫健了,根本撵不上。对此,盛叔的小外孙很有经验:逮不到的,除非在洞口放上它爱吃的白菜梆子,“守株待兔”。吃完一顿农家菜,盛叔带领我们去林子里采山丁子做果酱。入秋的山丁子树挂满小红果,放进嘴里一粒酸酸涩涩。比起采摘,我其实更喜欢追逐啃草的羊群,呼喊沉静的奶牛,观察一卷一卷的草垛子由绿到*,看一切在我熟悉的地方看不到的景象。去农场的路上停下看羊群:冷~~~草原上的兔子洞一团火红的山丁子这次旅行,我在路途中积累见闻,回到北京,又跟随《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的笔触,重新走近这个生活在北方秘境的使鹿部落。她写他们世代生活的山林:「我这一生见过多少座山,已经记不得了。在我眼中,额尔古纳何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闪烁在大地上的一颗星星。这些星星在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秋天是金*色的,而到了冬天则是银白色的。我爱它们。」写白桦树对族人的滋养:「白桦树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披着丝绒一样的白袍子,白袍子上点缀着一朵又一朵黑色的花纹。你只要用猎刀在树根那里轻轻划一个口,插上一根草棍,摆好桦皮桶,桦树汁就顺着草棍像泉水一样流进了桦皮桶里。那汁液纯净透明,非常清甜,喝上一口,满嘴都是清香。」写鄂温克人眼中的驯鹿:「我们的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到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驯鹿在山中采食的东西有上百种,你们以为驯鹿是牛和马?它们才不会啃干草吃呢。」愿数十年后这片森林和驯鹿还在,想起二十六岁那年秋天的造访,我也可以说,我是山林的老熟人了。草木和阳光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点心铺的miko

1
查看完整版本: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呼伦贝尔金色树林寻找驯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