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茶,回甘之乐。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朱仝一首《七碗茶诗》,乐尽天真。
嗜茶之人,好古清净,寻一方闲雅梅林,
醉卧山峦,七弦绕耳,余音袅袅。
东晋风流,于山水清谈。
《世说新语》载,名士王濛好饮茶,
每有客至必以茶待客,有的士大夫以为苦,
每欲往王濛家去便云“今日有水厄”。
把饮茶看做遭受水灾之苦后来,
“水厄”二字便成为南方茶人常用的戏语。
茶之乐,唐人善解。
时人好饮团饼茶,每以月团、金饼称之,
又有以其茶之品性为名者,称为嘉木、凌霄芽、
甘露、香乳、雪芽、玉蕊、绿玉,诗情倍增。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去乘风飞。
元稹一首宝塔诗可得茶之意趣。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宋人品茶,骨子里的精致考究。
“茶为物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
团茶需研制数次,又添龙脑香料,外层上蜡而成。
欧阳修在职二十余年,得皇帝御赐一团龙饼。
苏轼则幸运得多,“小团得屡次”。
清袁枚作《随园食单》一书,食谱囊括当代美食。
茶酒篇开篇谈及,“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非饮用六清不可。”
好吃如袁枚者,得口腹之欲后,唯茶汤解腻生津。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日暖炉,月朗星稀,二三友伴,坐卧随人愿。
能饮一杯无?
司马良作品欣赏[十]茶人
松下高士[葫芦茶叶桶]
吃茶去[葫芦茶叶桶]
水仙[葫芦虫具]
司马良
个人简介:
民间砑花葫芦手艺人。
汉族,生于年。年开始制作砑花葫芦,受到广大爱好者和媒体